考核设置项:

  1. 专业课出勤率:(出勤+迟到)/班级基数;班级基数=班级“在读”状态学员
  2. 实训课出勤率:(出勤+迟到)/班级基数;班级基数=班级“在读”状态学员
  3. 项目合格率:(优+良)/班级基数
  4. 作业完成率:(优+良)/班级基数
  5. 考试合格:(>=及格线)/班级基数

学生状态:

  1. 休学:耽误1周以上课程,原因教学负责老师审核通过,学员可以申请办理休学;停止账号学习,最多休学6个月,只能休学1次;
  2. 退学:不符合学习条件不能再进行学习;
  3. 复学:复学功能;指休学学员在休学期间可以提出复学申请,安排新的班级学习,从原班级转出,新班级在读
  4. 转线上:前三个阶段学习期间不能安排线下面授学习时间,完全转入线上学习,线上学员学校不负责就业工作
  5. 转班:转班功能;指原班级学员满足转班要求,安排新班级学习,从原班级转出,新班级在读;
  6. 提前就业:在读班级还未结课前完成就业,可以申请提前就业,则不将班级数据考核基数;
  7. 提前离校不负责就业:在读班级最后阶段结课前,学员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在学校享受面授课程,明确要求学校不负责就业;
  8. 在读:班级正常在读学员
  9. 班级结课 :最后阶段课程结束,进入就业阶段学员

出勤状态:

  1. 出勤:上课时间均正常出勤
  2. 退学:不符合学习条件不能再进行学习;
  3. 早退:最后一节课下课前离开
  4. 迟到:上课15分钟后到教室
  5. 请假:

    (1).事假:因家里发生重大事情而无法继续上课而提出请假,一般情况下不能请事假,请事假一定要家长亲笔签名或亲自电话告知班主任

    (2).病假:因身体不适而无法按时上课而提出的请假,请病假时需要提供医院的病历,发票等证明材料,或提供由家长亲笔签名的请假条,如事情紧急可由家长亲自电话告知请假,并于事后补齐请假手续

    (3).公假:因参加学校或其他地方重大活动而无法上课而提出的请假,必须班主任签名;

    所有请假教职经理审核通过才有效,否则视为旷课处理;
  6. 旷课:无故未上课15分钟以上

项目状态:

  1. 提交优:功能完全
  2. 提交良好 :完成大部分2/3功能,少量有bug
  3. 提交差:完成部分<=1/3功能
  4. 未完成:没有做

作业状态:

  1. 作业优:功能完全
  2. 作业良好:完成大部分2/3功能,少量有bug
  3. 作业差:完成部分<=1/3功能
  4. 未交:没有做

班级数据统计计算:

  1. 出勤率:(出勤+迟到)/班级基数;班级基数=班级“在读”状态学员;班级基数随时都是变化的;每天的出勤班级基数是以当天的基数计算;
  2. 项目合格率:(提交良好+提交优)/班级基数*100%
  3. 考试合格率:过及格分数线的人数/班级基数
  4. 作业完成率:提交人数/班级基数

专业数据计算:

  1. 出勤率:专业所有班级出勤率取平均值
  2. 项目合格率:专业所有班级项目合格率取平均值
  3. 考试合格率:专业所有班级考试合格率取平均值
  4. 作业完成率:专业所有班级作业完成率取平均值
  5. 满意度:专业所有班级满意度取平均值

督查数据:

  1. 抽查合格率:抽查合格数/总抽查数*100%
  2. 总部合格率:抽查数据替代校区数据计算合格率

老师数据计算:

  1. 单个班级:为单个班级的数据值
  2. 多个班级:多个班级时取班级平均值
  3. 老师考核:(考核项权重1*考核计算标准+考核项权重2*考核计算标准)*考核占分比
  4. 考核计算标准核算:取校区与总部数据的平均值核算应得考核计算标准

老师考勤数据计算:

  1. 班主任考勤率:对班级整体数据
  2. 教员考勤率:对自己上课的考勤
  3. 助教:对自己上课的考勤